上篇回顾:短故事 长人生——2013年4月1日早上,爸爸从老家打来电话,声音颤抖,说妈妈突发脑出血,正在抢救。深夜,我们从东莞赶回老家,爸爸正守候在妈妈身边。医生给
![想象不如相见[图片]](/uploadfile/gushi/26.jpg)
三毛生前十分仰慕贾平凹,贾平凹所著的长篇小说《浮躁》与中篇小说集《天狗》,她反反复复仔细阅读了二十遍以上。贾平凹也很欣赏三毛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。
1990年4月的一天,贾平凹在读报时了解到三毛将要到西安举行签售,他以为她会顺道前来与他相会,热切地期盼着她的到来。在此之前,两人从未谋面,曾互通书信交流,在信里彼此表明将来有机会相见。
4月30日是三毛抵达西安的第一天,当天傍晚,有人叩响了贾平凹的家门。贾平凹以为是三毛来了,急匆匆跑到门口开门。可那女子告诉贾平凹,她是三毛的朋友,受三毛委托前来拜访他,贾平凹无比失落。
那女子对贾平凹解释说:“三毛原本打算来拜访您的,可一下飞机她变了主意——她觉得没见面,双方通过作品想象对方,会产生美妙的神秘感,而一见面可能就没意思了。她想让这种神秘感保留更长的时间,所以此次就不前来拜访您了,希望您能理解。不过她说,将来一定找机会与您相会!”贾平凹觉得三毛的顾虑有一定道理,不过他倒认为,知音相逢是何其美妙之事,即便留下些遗憾,但因为心心相印,不也是瑕不掩瑜吗?可他转念一想,来日方长,出于对三毛的尊重,就没强求见面。
12月26日上午,贾平凹又收到了三毛的来信。三毛在信中说:“我希望明年或者后年,再去西安,您愿不愿陪我到商州走走?”信的落款是“您的忠实读者三毛”。贾平凹收到信后感动不已,立刻给三毛回信,在信中他动情地说:“我盼望你明年能来西安,只要你愿冒险,不怕狼,不怕苦,能吃下粗饭,敢不讲卫生,我们就一块骑旧自行车去一般人不去的地方逛逛,吃地方小吃,看地方戏曲,参加婚丧嫁娶的活动,了解社会最基层的人事。”
当天下午,贾平凹就急不可耐地将信寄走,此后,他耐心地等待着三毛的回音。可等了二十天,他没等来三毛的回信,却突然在报纸上得知三毛在两天前自杀身亡了。贾平凹大吃一惊,泪如泉涌。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贾平凹一个人静静地坐下来发呆时,每当想起三毛这位素未谋面的知音,内心就会一片悲哀。
三毛死后,每当和朋友聊起她,贾平凹就后悔地说:“没能与三毛见面,给我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遗憾。当初,她来西安,托朋友来见我,如果我当时表露自己真实的想法,恳求与她相见,还是很有可能如愿的。可我当时觉得机会多的是,就压抑了自己的想法。哪知世事无常,永远无法见到她了。”
知音与知音相逢时,心与心的碰撞发出的声音无疑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。两位彼此投缘而素未谋面的人见面后可能会对彼此产生一些遗憾,但是世事无常,为了保持神秘感而错过了倾听最美妙的声音,将产生更大的遗憾。
下篇介绍:念念红薯饭——半夜醒来,月明风清,朦胧中看见对面屋顶厚厚的冷霜,方知已走进严寒的冬季,不由神思澎湃,想起母亲,想起小时候母亲熬制的红薯饭。
编辑推荐:
来瓶年的冰泉:过错了做你的平凡姑娘
昂贵的背影:母爱
烟花巷陌:女人心
借我一生:什么是家 什么是永恒
爱你心口难开:我的初恋与计划有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