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回顾:胡佛:求教最在行的人——一天,镇里的空地前,有块陨石从天而降。孩子们见了好奇不已,纷纷询问大人,这“天降奇石”究竟是什么东西。他们有的去问镇上一些满头白发的老者
![做人[图片]](/uploadfile/gushi/96.jpg)
中国文化认为,人不是天生的,而是人自己“做”出来的。
一个人,无论他先天素质如何,也无论他高矮胖瘦、贵贱贤愚,如果不会做人,也就不能算做是人。
所以,历史上,常有虐待俘虏和囚犯的事例,而且其所受待遇,往往竟至于“牛马不如”“猪狗不如”,就因为这里隐含着一个逻辑上的前提:你既然不会做人,就休怪我不把你当人。
然而,做人又是何其难也!
比方说,一个人,在单位里,是应该表现好一些呢,还是应该差一些呢?这很难。表现不好要被批评,太好又遭嫉妒,不好不坏,甘居中游,则又可能被视为平庸。
又比如,你对某人某事某问题有看法,开会或别人来征求意见时,是说还是不说呢?说,是“锋芒太露”;不说,是“铖府太深”;私下里说则是“两面三刀”。
再比如,有人托了人情来求你,要办一件极难的事,是答应好呢,还是不答应好呢?答应了办不成是“骗人”,不答应又好像“不给面子”,实情相告是“椎托”,含糊其辞又会被视为“滑头”。
诸如此类的事,在生活中可谓不胜枚举。
因此,当中国人感到“左右为难”“里外不是人”时,便会感叹:“做人真难!”
做人之所以如此之难,根本的原因,就在于这“人”原本不是自己要做,也不是为自己而做,而是为别人而做的。
下篇介绍:你有不快乐的权利——电影《美国心·玫瑰情》中的一幕戏,描述一位从事房地产中介生意的女强人,上了许多自我激励课程,她每天出门工作前,开车上路途中,都不断自我暗示:&ld
编辑推荐:
糖果控:禅者眼中的人生阶段
我一个人:中国官场的精华语言9段
抚涟:追悔的心情
回忆里斑驳的画面:买碗
ε姮姮飞з:花开无语